破碎理論是解決物料粉碎與能量消耗關係的理論基礎,探索物料粉碎狀態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內在聯係,對指導製造更有利於粉碎、更節能的粉碎設備,對降低能耗、節約能源有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和重大的現實意義。破碎理論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與完善,在粉碎領域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但這些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及其局限性,從實際使用出發,三大粉碎理論都有各自的適用範圍,具有一定的片麵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有的理論落後於實踐,傳統破碎理論的缺陷與不足日顯突出,在許多領域已不能起到指導作用。為此,尋求更合理、更準確、更能反映實際粉碎狀態的破碎理論已迫在眉睫。

經氣流粉碎後的物料平均粒度細,粒度分布較窄,顆粒表麵光滑,顆粒形狀規整,純度高,活性大,分散性好;可粉碎低熔點和熱敏性材料及生物活性製品(因為氣流粉碎機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壓縮氣體在噴嘴處的絕熱膨脹會使係統溫度降低),統計顯示,國際上約25%的氣流粉碎機是用於藥物的超細製備。而且若采用N2、CO2 等氣體時,可進行特殊場合下惰性氣氛中的粉碎。氣流粉碎可在無菌狀態下操作;生產過程連續,生產能力大,自控、自動化程度高。由於粉碎機理主要是依靠粉體間的相互作用的自磨粉碎,所以產品不易被其他物質汙染,可以獲得高純度的超細粉體。可以根據不同性質的物料,選取相應的內襯材料,從而可以解決硬物料和黏壁性,物料在粉碎中帶來的問題,結構簡單,沒有運轉部件,除內襯正常磨損外,其他零部件一般不會損壞。整個粉碎過程密閉,無粉塵飛揚。
在一般情況下可獲得微米級的產品,根據物料性質還能得到亞微米級的粒子;內壁采用不鏽鋼材料,耐磨性較好,防止鐵質的汙染,並由於氣流粉碎的粉碎原理是為顆粒間的自磨粉碎,所以產品汙染少,從而獲得高純度的產品,氣流粉碎機的壓縮氣體經過噴嘴時由於絕熱膨脹產生的降溫效應,使粉碎在低溫下進行,因此對粉碎低熔點,熱敏性物質其優點尤為顯著。被粉碎的物料隨氣流運動到分級區,通過變頻調節的分級輪,對粗細物料進行分離,符合細度要求的產品隨氣流進入旋風收集器和除塵器收集,粗物料返回分級區二次粉碎。物料由加料係統均勻的送入粉碎室受到高速旋轉的粉碎盤的強烈衝擊,同時受到離心力的作用,與粉碎齒圈發生碰撞,受到剪切、摩擦、碰撞等多種綜合力的作用,使物料粉碎,被粉碎的物料隨氣流運動到分級區,通過變頻調節的分級輪,對粗細物料進行分離。為了使流化床氣流粉碎機的性能越來越強,在粉碎技術上的不斷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